2023年中国公路学会“最美公路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_热推荐

彭晓彬:特大桥梁技术的带头人


(资料图片)

彭晓彬,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副总工程师、大桥勘察设计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2002年长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彭晓彬进入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彭晓彬致力于大跨径和特殊结构桥梁的规划研究、勘察设计、科研攻关、技术开发与转化应用工作21年。作为特大桥梁技术带头人,他参与或主持孝南互通无背索斜塔弯坡斜拉桥、阳逻长江公路大桥、鄂东长江公路大桥、武穴长江公路大桥、双柳长江大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河谷汉江公路大桥、小河特大桥、岳口汉江二桥、天门汉北河大桥等十余座国家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科研工作;参与或独立完成炳灵寺黄河大桥、祁家黄河大桥、沌口长江公路大桥、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四川合江长江一桥等多座特大型桥梁的咨询审查工作。

喜欢的话:日拱一卒。——彭晓彬

着力桥梁核心技术攻关

彭晓彬完成孝南互通无背索斜塔弯坡斜拉桥设计科研,系统研究了无背索曲线斜拉桥结构力学行为特点,提出合理的桥型布置和塔、梁结构型式,并提出主梁悬臂拼装与索塔浇筑同步的施工工艺,研究出了一套合理的无背索斜拉桥施工方法和施工控制技术,与常规独塔斜拉桥相比,合计节约建设成本约1060万元。项目成果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湖北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他承担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设计,主跨1280米双塔单跨悬索桥,在南锚碇圆形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无粘结可换式”预应力锚固系统设计、钢剪刀撑索塔结构设计、超宽钢箱梁结构设计、钢桥面铺装结构体系设计等多方面具有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和技术创新,达到同类技术的国内领先水平。

他承担设计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主跨926米双塔混合梁斜拉桥,应用项目组提出的利用主梁弯曲应变能确定混合梁斜拉桥合理钢-混结合位置及合理布跨的设计方法,解决了超大跨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部位置确定的技术难题;应用了项目组研发的设置复合连接件的有格室混合梁结合部构造,解决了混合梁结合部传递200000kN级轴力的技术难题;应用了项目组研发的混合梁横向温度梯度计算模式,以及混合梁斜拉桥新型斜拉索下锚头主动防腐技术和相应的除湿防腐装置系统,解决了混合梁斜拉桥新型斜拉索下锚头除湿防腐难题。创新成果把我国混合梁斜拉桥跨径从618米提高至926米,节约投资1.6 亿元,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和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一等奖。

此外,他还主持武穴长江公路大桥和新港高速双柳长江大桥的设计,项目成果丰硕。

不断进取 在蜕变中实现理想

彭晓彬2002年工作至今,正处于我国交通行业大发展时期,先后承担十余座特殊结构桥梁的规划、设计和科研工作;参与、主持了十余座国家、省重点工程设计咨询任务。正是这一段段难忘的经历,促使彭晓彬不断进取,在一次次蜕变中实现理想和抱负。

2011年彭晓彬35岁,被任命为武穴长江公路大桥设计负责人。武穴长江公路大桥位于两省(湖北省、江西省)三地(黄冈市、黄石市和九江市)毗邻地带,协调难度较大;项目全长约31公里,沿线分布有众多采矿权和探矿权企事业单位,建设环境复杂;大桥主桥采用主跨808米双塔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是国内第七大跨度斜拉桥。面对巨大挑战,彭晓彬没有退缩,他化质疑为行动,带领项目团队走遍了武穴市、瑞昌市和阳新县的山山水水。武穴长江公路大桥于2021年9月建成通车,八年的设计研究,让彭晓彬对工程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不仅要依靠技术,还涉及到国家环保、土地、农业、路网规划等社会资源,会对当地的经济、民生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设计人员要客观公正地分析研究影响工程建设的每个因素,为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投资主体提供最优的决策意见。尤其在各方对推荐方案存在争议时,更需要设计人员甄选可行方案,并提供客观公正的比选结论。项目负责人只有充分掌握大桥建设的方方面面,才能保证设计、建设工作平稳有序地推进。

怀揣“交通天下”的人生理想,彭晓彬从只有渡口的江汉平原小山村出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不断寻求方法、突破自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桥梁设计的探索之路上。

中国公路学会入会二维码

【二审:闫可欣】

【三审:秦爱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