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业态、挑战……我们从第二十五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能看到什么?
看闽都风起云涌,观交通沧海桑田。第二十五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暨技术产品博览会于2023年3月30~31日在福建省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两天的时间里,交通与科技碰撞出了什么样的火花?有人感受到了大会风向之变,有人看到了业态发展之势,也有人提出了智慧高速建设新的思考。
大会风向之变
(资料图)
本次大会总体印象可以用“新”“多”“大”“热”四个字来概括。“新”:本届展会上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争奇斗艳,AI数字人、GPT、AI、信创等新成果纷纷涌现;“多”:近300家展商,参会参展人数两万余人,论坛发声发言者多,展台上产品和解决方案多,无论是展馆还是论坛,摩肩接踵、高朋满座;“大”:四个展区四万余平方米,26个论坛同时开讲。所展示的智慧高速内涵更大,包含安全、效率、服务、绿色等,涵盖建、管、养、运、应急方方面面;“热”:三月的福州,雨雾笼罩,但展馆内热闹非凡,充分体现了智慧高速向前发展的趋势不变、热度不减。与往年相比,大会总体风向有所微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性思考多了,一味求新少了
今年大会一个明显变化就是普遍的理性思考,无论是行业主管部门还是高速运营单位,甚至是喜欢推陈出新的厂商们,都清醒地认识到上一轮(2017年至今)“智慧高速”示范工程建设所反映出的刚需不足、业务不紧、应用不深、渗透不强、模式不新、效益不明以及成本过高、技术过剩等普遍性问题。因此,业主与厂商之间对高端新技术与复杂场景应用不再“感冒”,接地气的解决方案、设备系统更吃香。
报告解读多了,概念创新少了
往年大会论坛报告的一个特征是“概念创新”,智能体、生命体等名词在今年的主旨报告以及分论坛报告中,更多体现的是方案解读与应用诠释。“智慧高速”终于从“名词创新”扎扎实实地回归为“应用创新”且更加注重质量与模式创新。此外,今年的论坛报告对技术路线的解读也更加透彻,各方都不再掩饰,从感知、传输、计算再到应用,看准方向再大量投入或深度应用,其成果成效也都十分可观。
方案下沉多了,贪大求全少了
既往的解决方案通常是从感知层到应用层,即使某个感知设备或系统集成厂商都要搞一套“大而全”且“顶天立地”式的系统架构图或总体框架图等。实际上,此类解决方案恰恰在关键“痛点”上往往需要依赖其他系统或设备配合,“画大饼”式的解决方案反而掩盖了产品的突出亮点。相对而言,今年大会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更加细化、精准,普适性功能+先进性特点+实用性优势的方案内容比比皆是。
数据分析多了,硬件堆砌少了
数据赋能业务,强化路网大数据应用与分析,减少硬件设施过度布设,是今年大会的基本共识。高速公路运行产生了用户、车辆、设备以及支付等海量动态数据,对强化高速公路交通流管控、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关键点段保通保畅,以及设施设备精准维护等都将发挥关键作用,如何提高数据质量、实现数据说话、使数据成为资产并产生更大价值是大会关注的重点。此外,智能交通和智慧公路建设行业更加注重解决方案,而不再是单纯硬件产品的堆砌。主要体现在:本次大会提供单纯产品宣传展示的少了,基本上都是产品+解决方案展示,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占参展企业的一半;另外,大会展示的解决方案落地案例多了,加强了从单纯概念化的解决方案向应用落地效果的展示,新技术新产品结合行业需求的应用进一步做深做实。
用户渗透多了,无效服务少了
今年大会的一大特点是“智慧高速”应用向C端的渗透力度空前,无论是高速经营单位推出的一键救援、智慧服务区等App应用,或是联合互联网企业推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车道级导航与车路协同服务,无不更加面向驾驶者提供更加精细化的伴随式信息服务及安全辅助驾驶应用。“交通守望者”更是将ETC2.0服务通过语音提示等向司乘人员渗透。
智慧收费产品多了,车路协同的关注少了
智慧收费产品主要涉及收费机器人、一体化栏杆机等产品;尤其是围绕匝道自由流和窄岛化、无人化、云收费系统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过,在此次大会上,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的热点下降。仅有个别参展商和论坛报告涉及车路协同。根据行业反馈,前两年高速公路的车路协同示范可持续性差、C端触达难、投入产出比低是主要原因,如何实现C端触达、增强体验感、形成封闭的商业模式,为车路协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车路协同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多种技术路径并行发展。
业态发展之势
通过今年大会看行业业态,其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出的特点可用以下十个字来概括。
“强”:国家和行业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引领性越来越强,包括科技创新政策、交通行业政策。
“快”:企业响应政策的步伐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方向、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方向紧密跟踪行业政策要求。
“实”:行业建设更加理性,更加注重场景解决方案的落地,注重建设实效。
“智”:疫情消散后,蛰伏三年,各类智能化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站、智慧云舱、智能终端、智慧收费亭等等,还包括平台内的智能算法、智能模型等。
“安”:行业更加关注安全产品,不仅包含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产品,还包含大安全观的信创产品。
“融”:本次大会体现了行业在微观上的数据融合;在中观上,解决方案融合相关产品,为行业提供更全面的功能;此外,在宏观产业上,各大厂商之间的竞合关系体现出融合生长的特点。
“数”:数字公路、数字高速和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数字化筑牢智慧基础,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孪生等或将成为业态发展之势。
“感”:感知技术的全息化将成为智慧高速发展的一大趋势,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监测管理领域。当前,无论是风险点段还是主线全程,雷视一体的全息化感知技术已成功实践且建设成本正在逐渐下降,基于此的高速公路数字孪生是当下的最大“风口”;利用设备感知与边缘计算,路段级云控平台技术已逐步成熟,可以将所有机电设备打通并实现云控管理。
“无”:主要指高速收费站的无人化与ETC收费的在线化。实现高速公路全程在线化收费是破解当下“收费不准、收费不全”的关键,也是《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优化升级工程方案》的目标所在;收费站开展的ETC预收费、MTC机器人收费以及车道无人值守等建设,也都是收费领域智慧化的新方向、新模式。
“博”:主要是指ETC门架应用拓展与C-V2X车路协同的博弈发展。从感知层来说,ETC门架应用拓展就是把车辆采集依托于门架天线,将布设重点放在桥隧、服务区等关键点段,服务方式也是基于车载OBU的拓展功能;C-V2X车路协同则普遍依托基于雷视一体的感知体系,或通过与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路交互服务,或通过云控平台与互联网导航打通,进而实现车路协同应用。
高速建设之思
一是“智慧高速”不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而是要不要规模化建设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智慧高速”示范建设,无论是“云网边端”的技术架构,还是高精度的感知设备,或是高算力的云控平台,甚至是低延时的车路协同都基本不是技术问题了,至少在当下应用需求框架下已不是主要矛盾。示范工程过后规模化成网建设的刚需、成本、效益才是让“智慧高速”难以下决心推广的最大障碍。如果“感知设施”能像ETC门架一样一次性、标准化建设,必要性是最大挑战。为此,建议应选择2~3条全国性主通道进行“智慧高速”建设,打造成熟样本工程,全面开展场景应用。
二是“智慧高速”不是要不要标准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标准化的问题。
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发布“智慧高速建设技术指南”等,从工程示范、技术引领、场景应用等多方面进行技术诠释与经验总结,为下一阶段“智慧高速”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标准与工程示范。但是,“智慧高速”的技术路线不是标准化的,能实现功能、性能达标的解决方案即可通过,从而导致设备类型、传输方式、算力要求、分析能力等均缺乏标准化建设与评估依据。
三是“智慧高速”不是该不该变革的问题,而是必须调整工程建设模式的问题。
经过六年多的示范实践,“智慧高速”的设计、产品、工程、应用到运营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技术体系与工程模式,其与传统“三大机电”系统建设长期分开与脱节,说明“智慧高速”建设必须变革工程模式。应将机电系统作为“智慧高速”建设组成进行一体化融合设计,同时,应将其从交通工程附属设施设计规范中独立出来,实现与土木基础设施一体建设,同步设计、建设、验收与运营。如条件允许,“智慧高速”部分设施及功能可以独立建设、集中运维、单独运营,并形成跨区域合作建设模式。
有业内人士评价,此次大会是自2017年开始的“智慧公路”示范工程成效集中展示最丰富、最全面的一次行业盛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行业进步需要科技创新,科技链要转化为生产链、效益链需要不断实践检验。中国高速公路数字化、智慧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二十五载,初心不变,我们一直在路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