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聚焦:孟昆玉:努力营造和谐平安的交通秩序环境(图)

9月29日,孟昆玉在岗位上执勤

孟昆玉,1981年10月出生,2001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中心区交通支队支队长。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十大法治人物、全国公安机关爱民实践模范个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

基本功扎实 被称为“京城最帅交警”


(相关资料图)

孟昆玉第一次被广为人知,是因为“帅”。

2009年夏天,几名大学生拍下他在路口执勤的画面,黑色警服、亮色马甲,腰间别着传呼机,姿态帅气利落,动作娴熟标准。视频被传到网上后,孟昆玉火了,被称为“京城最帅交警”,媒体采访纷至沓来,他甚至还上了《新闻联播》。

走红时孟昆玉已经扎在和平门路口8年了,这里距离天安门广场仅1公里。执勤时,一个信号灯周期内他要打手势25到30次,一班岗三个小时,他就要打上900多次手势。这是他再日常不过的工作,欣喜之余他也有点意外,“(站岗打手势)这不是我们做交警的基本功吗?”

能够练成这么扎实的基本功,孟昆玉受一个人影响很深。2001年刚参加工作,他就被安排在和平门路口站岗执勤,当时膜拜的“大神”是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苏俊栓,“他的指挥手势真是透着一股精气神儿,我特别仰慕,就向他讨教方法。”

苏俊栓的一句话令他印象深刻,“站岗打手势是交警的基本功,练好了是一辈子的事,练不好也是一辈子的事。”孟昆玉回忆,当时自己稚嫩、内向,也有大把的时间,一板一眼照着教科书多练、多用,这笨办法也就成了最好的办法。

善于发现问题 随身带“速效救心丸”

出名后的生活“热闹”了很多。有“粉丝”来找他合影签名,还有司机违章被拦停后不恼火反而兴奋,“呦,最帅交警。”许多市民对交通管理有意见,或者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干脆来找孟昆玉。后来他有了揣着小本子上班的习惯,把大家反映的情况或提出的建议记录下来,然后整理出来上报给大队。

这种问题意识,年轻的孟昆玉早就有,而且,他是一个善于去主动解决问题的人。

刚在和平门路口站岗执勤没多久,他发现随着公交车线路越来越多,很多乘客找不到车站,便向正在路口中间执勤的交警问路。“一天下来问路的能有上百人,行人横穿马路不仅降低了路口的通行率,而且非常危险。”他有时抬手给行人指路,引起了司机的误解,差点停车或是转弯。于是孟昆玉想了个办法,他和同事制作了4块公交线路指路牌,分别立在路口的四个方向,大大方便了群众。

类似的情况还有,地铁站沿途禁止出租车停靠,但还是有司机停车揽客,造成交通拥堵。为解决这个问题,孟昆玉上下班途中把附近出租车停靠点在地图上标示了出来,然后印制了名片大小的出租车停靠站示意图,在每次执法的时候向被处罚的出租车司机递上卡片。

通过各种“巧法子”,他站岗那几年,和平门路口的通行能力提高了近15%。

还有一次,孟昆玉在天宁寺桥附近执勤时,一名中年男子求助,孩子被烫伤急需到北京儿童医院,但路太堵过不去,希望交警帮忙。报告、请示、驾车、开道,4分钟后,孟昆玉把送孩子的车引导到了医院门前。

这件事引起了孟昆玉的思考,附近有很多医院,如果没有一条“生命绿色通道”,也许还会出现类似的事情。经过调查分析,在他的建议下,以警区管界为基础,队里建起了通往儿童医院、阜外医院、积水潭医院、人民医院等医院的“生命绿色通道”保障组,急救车出发前预告、沿途交警跟踪护航,为危重病人提供了抢救时间。

2006年,一次执勤中,孟昆玉接到求助电话,一名心脏病突发的患者,需要警车开道送到阜外医院。这件事后,孟昆玉想到,心脏病突发的情况并不罕见,如果自己随身携带了“速效救心丸”,是不是就可以在危急时刻派上用场。于是,自那以后,这小药丸就被他装进了衣兜。

没过多久,药果然派上了用场。一辆公交车在马路中间突然停车,正在执勤的孟昆玉和同事赶紧过去询问,发现一位中年妇女躺在地上,说心脏不好受,所有人都不敢轻举妄动,孟昆玉从兜里拿出救心丸给她服下,最终化险为夷。同事后来问他,“你是不是自己有心脏病,怎么身上还带着这种药呢?”他嘿嘿一乐,“救急”。

岗位数次调动 为人民服务的心不改

2014年,孟昆玉被调到中心区交通支队五中队任中队长,正式走上基层领导岗位。五中队管辖范围重大活动特别多。为此,孟昆玉带领中队民警徒步测算长安街一线距离,绘制“岗位说明书”,完善疏导措施,实现了各项重大活动交通疏导“零失误、零差错”。

2016年,孟昆玉被任命为西城支队府右街大队大队长,为做好管界区域交通秩序维护工作,他组织专门力量开展24小时交叉式巡检。2019年8月,他成为中心区交通支队副支队长,正值国庆前夕,他连续两个月吃住在单位。

2021年10月,一纸调令让孟昆玉成为昌平区交通支队支队长。接到调令当晚,昌平区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孟昆玉马上驾车70多公里赶到现场。勘查痕迹,分析原因,交通事故虽然都是偶发意外,但每一起事故里都可以找出隐患——路况不好?划线标志不明?恶劣天气?司机误操作?孟昆玉说,所有问题只有在第一现场才能找到答案。

发现隐患是第一步,治理紧随其后,他笃定,“重大交通事故一定可防可控。”昌平区的交通情况复杂,重大交通事故涉及渣土车、骑摩托车不戴头盔、酒驾的居多。

经过调查分析,孟昆玉和同事发现,渣土车交通事故集中在闯红灯、逆行、超速、超载等违规驾驶方面,自2021年底开始,他们加大上述情况的整治力度,排查出昌平区在册的1200多辆渣土车,安装动态监督系统。针对右转弯事故多发的特点,他们排查12处路口,施划路口指示标线,联合相关部门安装渣土车右侧补盲探头设备,避免盲区看不到电动车、自行车、行人引发重大事故。通过一年的工作,昌平区重大交通事故数量、伤亡人员数量实现双下降。

今年“十一”前夕,孟昆玉又被调回到中心区交通支队,他立即投身到国庆交通保障工作中。从一线执勤的“京城最帅交警”,到交通支队的支队长,孟昆玉说,不管身份如何变化,“我还是那个为人民服务的交警。”

关键词: 交通支队 绿色通道 为人民服务